第57章 三国-《天宝唐风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哦?”念奴略感惊讶,“那我倒是好奇了,不如请你,指点一二。”

    “这个……谈不上指点。”李苍玉笑了一笑,说道,“我想请问斋主,李林甫今年高寿?”

    “……约近七十。”念奴眨了眨眼睛,显然也是开始认真思考了。

    “七十。”李苍玉微然一笑,“人活七十古来稀。”

    “就算李林甫的在位时间不会太长了。”念奴说道,“但你现在不去投靠他的话,你立刻就会完蛋。”

    “是吗?”李苍玉呵呵一笑,“那我也最多只能做到,避开他不与他作对,就像李光弼和颜真卿那些人一样。但要我去公然投靠他,在他的提携之下得以辉煌腾达,那我宁愿躲回大山。”

    念奴的眉头轻轻一皱,“为何你对李林甫,如此反感?”

    这话说得李苍玉微微一怔,他不由得想起来一些重要的事情。

    其实很多历史上的名人,都是在他死后多年,人们才对他有了一个更为清醒的认识。比如杜甫,他现在根本就没有太大的名气。在众多盛唐诗人当中,他最多只能算是中等。历史上的杜甫真正成名,是在他死了五十年以后,因为宰相大诗人元稹读了他的诗集。

    “著名奸相”李林甫,其实也是一样的。

    后世,人人谈起李林甫,无不一致认定他是大奸臣。但实际上,现在的李林甫名声并没有坏到哪里去。他是权欲极强迫害了不少人,但政治斗争哪朝哪代没有,就算是姚崇宋璟张九龄这样的著名贤相,也有清算政敌的时候。

    但是放在当前来讲,李林甫悄悄干了一些什么,民众真的很难知道实情。就好比,李苍玉是通过读了史书,了解到了李林甫的真实为人。但他却无法知道离自己很近的那个欧阳校尉,背底里都干了一些什么违法乱纪的勾当。

    李林甫真正成为奸臣,是因为安史之乱的爆发一手毁了盛唐。人们反过来进行思考才认识到,宰相李林甫要为安史之乱负上很大的责任。

    现在的李林甫在大唐子民的眼中,根本就不是什么“奸臣”,而是一位颇有能耐、颇有威望的当世权臣。除了那些被李林甫整垮打击的政敌,人们对李林甫的评价普遍还是比较正面的。

    正因如此,念奴才会对李苍玉“反感李林甫”,感到不解。

    李苍玉不得不好好的组织一下语言,来好好的解释一下了。

    于是他说道:“我读《汉书》,书中有云‘在贱望尊者惑’,大人物的思想和行为,不是我这种升斗小民所能够揣摩得透的。我只是本能的觉得,李林甫的身边很危险。我不想靠近。”

    “危险?”念奴皱了皱眉,“这从何说起?”

    李苍玉说道:“李林甫拜相十余年,一人之下万人之上,权倾朝野竖敌众多。我在军中听说,他现在只要出门,都必须要有金吾卫的兵马前后开道警戒。他都七十岁了,还能在位多久?一但他倒下,覆巢之下岂有完卵?我还年轻,我可不想主动凑上去为他殉葬!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念奴顿时陷入了沉思之中。

    李苍玉说的“竖敌众多”、“金吾卫开道”这种事情,早在长安人人皆知,念奴当然知道。其实另外还有许多传言,说李林甫因为害怕仇家报负,在卧室的夹层里装了铁板和机关,专防刺客。每夜睡觉他都要偷偷换几个地方,连家人也都不知道他究竟睡在哪一屋。这些普通民众不知道的,念奴也知道。

    寻思了片刻,念奴说道:“除非你真打算退回大山。否则,你必须要在官场上找一座真正的靠山做为依靠。我和仪王虽然可以照顾到你,但我们两人都没有真正的实权。”

    是的,实权!
    第(2/3)页